81

OneFit健身学院| 打破对亚洲人体能的刻板印象,苏炳添用了9.83秒

8月1日的奥运会百米赛跑项目中,中国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半决赛以第一名出线,跑出了9秒83。在所有闯进决赛的运动员中,除了苏炳添全都是黑色皮肤的非裔人种。

这对于中国乃至全亚洲来说,都具有突破性的历史意义。

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体能和运动能力的相关性总是存在刻板印象。

比如黑色人种,在篮球、田径等重体能赛事表现突出,但黄种人在一些重技巧项目会相对表现强劲,比如乒乓球、跳水、击剑等。虽然各有千秋,但很多观点普遍认为黑人的运动能力比白人或者黄种人更加优越,尤其是在力量、耐力方面。

但闯入决赛的苏炳添用实力证明,亚洲人的体能也可以很强。

8月1日奥运百米赛跑决赛,苏炳添是场上唯一的黄种人

体能的比较,并不只由先天的基因结果定乾坤。也来自后天的环境和训练因素的影响。

苏炳添跑进决赛,与其说是证明亚洲人体能不差,更是证明了训练条件能够改变不足。

决定在不同项目中是否具有优势的因素,由先天运动基因和后天训练技术、环境一同决定。

另外,虽然运动基因与人种有关,但其实并不存在体能的孰弱孰强,只是由于不同人种体内快肌(白肌)、慢肌(红肌),以及关联爆发力的DNA片段ACTN3分布的不同,决定了更擅长哪种运动项目[1]。

比如在澳大利亚体育研究院发表的一项基因型调查发现,非洲人和非裔美国人体内决定爆发力的基因片段占比,大于白种人和亚洲人[2]。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项目,派出了69人的代表团。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据说,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并题为「东亚病夫」。

「东亚病夫」起源于英国的Sick man of Asia,多年来被用于指代亚洲人身体素质低。

这一偏见存在多年,尽管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在奥运赛事上获得的金牌数量逐渐提高,且在近几届总是名列前茅,但国际社会上对于亚洲人体能理解始终局限。

这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以及奥运会所有赛事里面关注度最高的是田径,也被称为运动之母。而田径项目中,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运动项目是百米短跑。

而苏炳添在半决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跑出了9秒83,超过了100米白种人最快纪录9秒92。

这不仅打破了亚洲人体质弱的观点,还证明了即使在非擅长领域,依然能够通过后天技术和努力成为「顶尖飞人」。

苏炳添成为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

亚洲飞人苏炳添,

和起飞的中国田径

2015年5月20日,苏炳添在世界田联钻石联赛的100米半决赛中以9.99秒的成绩顺利晋级决赛,至此,苏炳添成为了历史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

而在所有人都以为9.99将是苏炳添的极限后,他在2018年6月23日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跑出了9秒91的成绩。这个成绩打破了中国纪录,并且追平了亚洲纪录。

2018年苏炳添在接受专访时,曾预言“亚洲人可以跑到9秒85,这个人可能是我。” 昨天,这个跑得越来越快的中国飞人,即将年满32岁的老将苏炳添实现了他的预言。

8月1日奥运半决赛以第一名出线的苏炳添

尽管在百米决赛中,苏炳添没能发挥出半决赛时的优秀表现,但他还是跑出了9秒98的成绩,职业生涯第9次破10秒。

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决赛第一枪,英国选手抢跑为这场决赛更增加了紧张感,影响了苏炳添的发挥。另一方面,苏炳添也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半决赛和决赛的时间间隔只有2个小时,他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最佳状态。

在重新起跑后,他的起跑反应时间为0.167秒,是7人中起跑最慢的(半决赛起跑反应时间为0.142秒)。

而通常在苏炳添的100米速度变化中,起跑速度和前60米是他的优势,后程是他相对的劣势。

对比2016年一篇对比苏炳添和博尔特的步长和步频指数可以发现,他的步频其实明显快于博尔特,但步长却还有差距,这也是因为他在身高上并不处于优势。

苏炳添和博尔特步长指数和步频指数对比

虽然决赛时遗憾无法拿得奖牌,但两次突破10秒闯进决赛,已经是整个亚洲范围内的进步。

从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洛杉矶奥运会,到2004年刘翔雅典夺金,以及本届东京奥运会苏炳添突破历史,中国乃至亚洲在短跑上的一再突破,都验证了一句话:

亚洲人的体能也可以很强。

亚洲人的体能

也可以很强

其实每个人种,都有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并不能根据单一的运动赛事比较体能。

举个例子:在一项基因型调查发现,基因片段ACTN3被认为与短跑等爆发力运动相关。它分为能够正常制造蛋白质的R型与完全不制造蛋白质的变异性X型[2]。

R型与X型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

含有R型基因,可以生成一种存在于快肌纤维中的蛋白质,促进爆发力的增加,而X型变异基因更适合耐力项目。

研究人员在不同人种之间,发现了R和X型的比例存在区别:

  • 亚洲人的X型占比是52%,白种人42%,非洲裔美国人27%,非洲人16%;
  • 而R型的运动天赋基因则数据恰恰相反。亚洲人只有25%,白种人36%,非洲裔美国人60%,非洲人81%。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相比短跑。亚洲人在运动项目上更擅长于体操、长跑等极度考验耐力、技巧的项目[3]。

甚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举重大国,和「中式举重」的技巧支撑有离不开的关系。

8月2日,汪周雨拿下举重女子87公斤级冠军,李雯雯斩获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金牌。本届奥运会,中国举重队全部比赛结束,4男4女,8人参赛,豪夺7金1银。

此外,身高、腿长等因素也对特定的比赛结果会有影响。

通过大数据对比坐高,即个体坐在椅子上时的上身高度,发现非洲人或非裔美国人上身更短,也就是说腿相比欧洲人会更长。

这能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东非人在耐力跑项目中表现出色,而短肢的东欧人和亚洲人在举重和体操等运动项目中占主导地位[3]。

但先天的优势,并不能完全定义比赛的结果。比起体能差距,更重要的是后天的环境和训练影响。

苏炳添跑进10秒并在半决赛中保持这个成绩,是国家训练技术稳定性逐渐提高的体现。

比如在苏炳添的日常训练过程中,会通过Omegawave系统评测运动员当天的速度、耐力、爆发力、力量、协调和技术训练的负荷量度,以保证运动员在避免损伤和过度训练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训练效益[4]。

而在专项素质训练过程中,也会通过多种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监控,以确保训练负荷量度和运动技术的最佳化。

使用Omegawave 设备评估运动表现

除了提供最佳的训练装备和高科技辅助外,还需要完善的训练保障体系[4]。

为了提高运动成绩,中国田径协会逐步完善了短跑训练保障系统,建立了由主教练负责,包括助理教练、科研、体能师、物理治疗师、按摩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在内的复合型训练团队,并为复合型团队配备了先进的训练、科研、理疗和康复仪器和设备。

同时有意识的提高运动员素养,一方面是文化素养,以苏炳添为例,他不仅是世界级的运动健将,也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提升文化水平,能够帮助辅助提升运动员适应国外高水平比赛环境的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脚踝下压」、「手臂摆臂技术」等的优化调整正是不断在训练比赛中学习总结而逐步形成的。

苏炳添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体质增强,

更在于全民健身

将话题落到全民甚至亚洲人的体质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从前的亚洲,或者中国,相对于欧美的发达国家来说,是较弱的。

由于文化和经济水平的差异,我国对于儿童的身体活动并不重视。比如从前常被诟病的「中小学反复被占用的体育课」。

但随着国民体质的被重视,体育课程被纳入中考,而越来越的健身行业开始从事青少年体能培训。

体质的提高始终是一个全民向的话题,强国的科技和运动服务,不仅能够帮助奥运健将冲进百米赛道的决赛,也能助推全民健身体质增强。

而真正证明国力的强健,国民的体质的全面提高才是起点。